动销赢市场,终端出销量!论八宝粥,我只服新宝锣八宝粥!
20年房价上涨20倍,过度炒房怕是难辞其咎。
管太多了不仅财政无力负担,前期的融资、建设,后期的准入、退出、收取房租、维修等工作量很大,容易滋生机构臃肿、人浮于事、寻租腐败等问题,不利于精兵简政。只要稍有放松,投资投机又会卷土重来,房价又会高涨。
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,政府恐难以给合作社直接的资金支持,但在土地供应和税费等方面,还是可以给予优惠政策。事实充分表明,要解决普通老百姓的住有所居问题,就必须改革住房制度,让相关的房子只是耐用消费品,而不能成为投资品。实际上,一旦房价失控,投机商、开发商甚至各类房产中介,在暴利驱使下,必然会产生各种违法活动。此外,还有约一半的房子由开发商提供,并允许投资投机,让有钱人可以炒作房子赚钱,同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。再例如,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,除了向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房,还鼓励中等收入人群加入合作社建房,在信贷、税收、土地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,也是既是市场,又有保障的成分在里边。
在县城以下的小城镇,还应允许小城镇居民按一户一宅原则,自建住房。3、年收入在数百万以上的富人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,大概不会超过5%。根据资产定价原理,当人们预期到未来房价上涨,现期房价就一定会涨。
但要指出的,这种指望公布成本打压房价的想法是错开了药方。可2008年初房价突然掉头,跌得惨,令开发商苦不堪言。何以如此?这就带出了我要解释的第二个原因——信贷杠杆。既如此,有人出高价政府怎能卖低价?若政府真的卖低价,你会否怀疑主事官员有猫腻?还有一种批评,说地价飙升是地方政府捂地惜售。
这是说,房价与开发商成本以及土地财政无关。由此见,是下游产品价格决定了上游产品价格。
二是消费者买涨不买跌,开发商不敢降价。住房作为投资品价格怎么定?费雪在1930年出版的《利息理论》中说,资产价格等于该资产预期收入的贴现。供应充足的资产炒不起来,而资产未证券化也不容易炒。基于这样的考虑,故开发商宁愿空置,也不肯轻易降价。
目前国内房价所以偏高,是由于住房供求结构错位,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的。可我们所观察到的事实是,人们用200万元投资炒房,收益却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得多。于是,要求公布开发商成本、反对暴利的呼声不绝于耳。有一种观点,说住房事关民生,不是一般的普通商品,价格过高政府就得打压。
开发商很清楚,若房价一旦下跌,消费者必持币观望,这对原本过剩的高端住宅无疑是雪上加霜。再有,房地产是钢铁、建材等产业的下游产业,打压房产价格,其实也是打压钢铁、建材等产品价格,由此必引起连锁反应,政府当然要谨慎从事。
倘若他欠银行50万元还不上,类似情况多了就会导致房贷危机。可有统计数字说,2017年底国内住房空置率达21.4%,说明住房并不短缺。
比如你购房需首付20%,80%房款是从银行借,这样你用200万元便能购买1000万元的房产,杠杆率为5倍。对房价的不同态度,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利益诉求。人们炒股票,因为股票是证券化资产。打压房价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,在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,此举绝非上策。官方数据显示,前些年地方预算外收入中土地出让金几乎占到了一半。要知道,土地相对于住房是上游产品,而住房是下游产品,地价怎可能推高房价呢?想多一层,开发商2008年前建成的住房,都是2007年之前买的地,地价肯定不低,而2008年房价大跌显然不是因为地价低,而是金融危机后购房需求下降。
而稳定房价的关键,是降低购房的信贷杠杆,防止过度炒房,并通过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需求,让房价大致稳定在现在的水平上。不错,房子建在土地上,地价高,建房成本会增高。
可以算笔账,若CPI每年涨3%,10年内社会商品价格会上涨34%,若房价10年不涨,就等于房价相对降低了34%。绝非是危言耸听,美国2007年的次贷危机是前车之鉴。
第三,打压房价可能会引发房贷风险。这样看,那种指望打压地价降低房价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,政府若一旦采纳,则正中开发商下怀。
文革时期的邮票,当年8分钱1枚,今天1枚卖近千元,成本未变,而价格却涨了近万倍。这观点貌似对,但却未必代表所有中低收入者的想法。退一步说,即便今天国内的房价有泡沫,政府也不必打压,只要房价不再上涨,待以时日泡沫会不消自退。根据供求原理,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,供过于求价格下跌。
如果我们相信供求原理,那么可以推定:只要住房供应短缺,地价无论高低房价都会涨。2007年国内房价高企,老百姓因买不起房而怨声载道。
纺织品降价会导致棉麻降价。可问题是谁能说清楚价格高出成本多少是暴利?是20%还是30%?若把利润超出成本30%视为暴利,那么要反的恐怕就不只是房地产行业。
结果,高端住宅老百姓买不起,而买得起的又没有供给,从市场有效供给看,住房还是供不应求。这样有房者和银行皆接受,两全其美岂不善哉。
上面说过,买了房的并不希望房价跌,而事实上目前买了房的并非都是富人,其中不少也是中低收入者,打压房价也会损害这部分中低收入者的利益,这样看,打压房价并非上选之策。我到成都考察过,2007年成都市郊每亩地价为300万元~500万元,而2008年下半年下降至100万元。值得追问的是,高端住宅过剩而开发商为何不降价呢?原因主要有二:一是普通住宅供不应求,需求拉动房价上涨,高端住宅也就跟着水涨船高。我这里要说的是,抑制房产需求应把握好力度,底线是不颠覆市场对未来房价的预期。
可国内总有人对炒房乐此不疲,一个重要原因,是因为人们对未来房价看涨,认为炒房有利可图。用房产替换土地,道理也一样。
若从厂商看,定价必会考虑成本,蚀本的事没人肯做。政府为何不必打压房价? 第一,政府无论是否打压房价都会有人反对。
此观点其实是来自《资本论》,马克思在分析土地价格时指出:土地价格=土地年租金/银行利率。月饼降价显然不是成本下降了,而是供求发生了变化对不对? 当然,商品按成本加成定价的情况也是有的。
【有关动销赢市场,终端出销量!论八宝粥,我只服新宝锣八宝粥!】相关文章:
16 .湖南打造光伏发电监测平台
17 .砥砺奋进的五年丨心中多了一道光
19 .国网捐建光伏电站扶贫 湖北巴东118个重点贫困村受益
27 .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支持上海市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
29 .山西晋中:光伏发电加快脱贫步伐